太钢不锈钢在核电领域持续发力

   2015-03-16 互联网800
核心提示:2014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太钢集团坚持客户导向,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品种质量优化和工艺技术攻关,不断培育壮大优势产品集群
        2014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太钢集团坚持客户导向,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品种质量优化和工艺技术攻关,不断培育壮大优势产品集群,成功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000、CAP1400核岛堆内构件等关键不锈钢材料,成为国内唯一具有该产品供货资质和批量生产能力的厂家。
  据有关人士介绍,我国核电装备已经实现了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重大跨越,第三代核电关键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第二代核电装备的设计寿命是30年~40年,第三代则延长至60年,这对材料的质量和设备的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太钢进入核电用钢领域的时间较早。2009年初,太钢按照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核电材料采购规范,在国内首次生产了反应堆水池覆面用钢板,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2010年~2011年,太钢不锈钢钢管公司历经多次摸索试制,在全球首次整体挤压出第三代核电站AP1000余热排出系统用W型钢,整体性能明显优于同类焊接产品。2012年,太钢在国内首次挤压出10米以上的不锈钢C型钢,与国外同规格热轧型材产品比较,在长度上、性能上和价格上都颇具竞争优势。2013年,太钢首次实现了双相不锈钢、核电不锈圆钢、不锈钢管的批量供货,形成了产品的系列化和多元化。2014年,国内首套CAP1000山东海阳3号和4号机组、CAP1400山东荣成石岛湾1号和2号项目核岛堆内构件用不锈钢、安注箱用爆炸复合板在太钢研发成功,太钢成为国内该产品唯一的生产企业。
  目前,太钢成为国内首个通过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MO(材料组织)核电体系认证的厂家,是国内首先研发成功核二、核三级不锈钢材料的厂家,太钢产品先后被用于秦山、大亚湾、岭澳、阳江、田湾、海阳、荣成石岛湾CAP1400示范堆等国内核电站建设,为加速推进我国核电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沿海核电项目陆续重启,太钢率先实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项目核岛堆内构件用不锈钢、安注箱用不锈钢复合板、水池覆面板用2101双相不锈钢等核电关键设备制造用钢的国产化供货,成为我国核电主体关键装备制造用不锈钢的首要供应商。
  太钢将全力配合国家积极推动核电“走出去”的规划,希望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运用商业模式,大力开拓核电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核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国内高端产业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陶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