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难解下行态势 钢价或将临五年新低

   2014-03-03 中国行业研究650
核心提示:据中钢协分析认为,尽管1月份钢材价格持续下滑主要受到天气寒冷及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但受制于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后期钢材价格
 据中钢协分析认为,尽管1月份钢材价格持续下滑主要受到天气寒冷及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但受制于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后期钢材价格仍然难以大幅回升,或将继续低位波动。
 
  中钢协提醒国内的钢铁企业,应进一步的贴近市场,生产适销的对路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化产品的结构,降低生产的成本,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市场变化。
 
  钢价几近“触底”
 
  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CSPI长材指数为100.31点,环比下降2.03点,降幅为1.98%;板材指数为96.74点,环比下降1.12点,降幅为1.14%。长材价格降幅高出板材价格降幅0.8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下降9.16点,降幅为8.37%;板材指数下降11.67点,降幅为10.76%。
 
  所以从主要钢材品种来看,其价格均有所下降。1月末,中钢协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中,长材降幅相对较大,高线6.5mm、螺纹钢16mm的价格分别为3462元/吨和3470元/吨,环比分别下跌84元/吨和106元/吨;角钢价格由平转降,下跌13元/吨;热轧板材价格由升转降,中厚板、热轧板卷价格分别环比下跌40元/吨和43元/吨;冷轧薄板、镀锌板及无缝钢管价格继续下跌,但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分别下降为25元/吨、21元/吨和21元/吨。
 
  但是实际上,去年12月最后一周以来,钢材市场价格就一直的低迷不振。截至今年2月第二周,钢材价格已经连续六周的下行了。截至2月第二周,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7.33,其中长材价格指数99.89,板材价格指数96.45。对比历史数据,97.33点的指数水平,已经跌至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市场预期现已基本跌至底部。
 
  供需矛盾难解
 
  今年以来,钢价狂跌不止,究其具体原因,市场的供大于求,原材料价格回落等因素都是重要诱因。
 
  中钢协分析认为,1月份国内市场钢材的需求不旺,尽管钢铁的产量持续下降,但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仍未有明显改观。
 
  单从需求方面看,制造业增速回落,钢材需求增长乏力。1月份的中国制造业PMI为50.5%,比上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而积压订单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分别上升0.6和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1.6%,连续23个月持续的负增长,环比下降了0.1%;从货币供应量情况看,1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3.2%,分别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7个百分点;M1余额增长1.2%,分别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8.2个和14.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4.3%,比去年末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显示市场流动性仍显偏紧。
 
  从供给方面看,尽管粗钢产量继续下降,但考虑到春节放假期间市场需求萎缩,市场供需矛盾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据中钢协旬报显示,1月份钢会员企业粗钢产量为5131万吨,平均日产粗钢165.52万吨,比上月实际日产量减少5.16万吨,下降3%;估算全国粗钢产量为6157万吨,平均日产量198.62万吨,环比上月下降2.52万吨,降幅为1.25%,连续第4个月的下降。另据中国海关统计,当月全国出口钢材677万吨,进口钢材135万吨,折合粗钢净出口577万吨,环比增加138万吨,增幅为31.43%。按上述数据计算,1月份国内市场粗钢日均供给量为180万吨,环比下降7万吨,降幅为3.72%。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铁矿石、炼焦煤等原燃材料价格的下降也加剧了钢材价格的疲软。1月份国产铁精粉和进口铁矿石价格环比降幅分别为2%和2.17%,同比分别下降3%和15.9%;炼焦煤和冶金焦价格环比分别下降85元/吨和77元/吨,降幅为7.23%和5.58%,同比下降20.73%和21.66%;废钢价格环比下降57元/吨,降幅为2.33%,同比下降14.67%。
 
  但是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不断的大幅增长,1月份的进口铁矿石8683万吨,同比增加33%,环比增加了18.33%,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受此影响,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也急剧上升,再度达到1亿吨左右,环比增加10.72%。业内普遍认为,由于进口铁矿石量远超国内企业所需,后期进口铁矿石价格还存在一定下降空间。
 
  后期下行态势难改
 
  据中钢协预计,综合考虑多种利好和利空因素,后期国内钢材价格或将继续低位波动。
 
  但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天气的转暖,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将逐渐启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显示,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加快,分别比上年提高0.7和0.8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经济将增长7.5%,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另从国内经济来看,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4.4%,高于消费4.4个百分点。今年国家将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重大项目,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项目、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工程等,从而促使钢铁需求保持增长。
 
  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仍存在下行压力,钢铁需求增长速度放缓,而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将持续推进,短期内国内钢材市场恐难摆脱供大于求的局面。
 
  又据中钢协统计,1月份全国平均日产粗钢为198.6万吨,比去年平均日产量减少14.8万吨,降幅为6.94%;同比下降6.6万吨,环比下降2.5万吨,是连续第4个月的环比下降。尽管国内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需求增长也同时回落,钢材市场供应大于态势并没有出现明显改观。
 
  但是除了难解的供需矛盾,较高的钢材库存也为后期钢材市场运行埋下了隐患。由于当前的钢价已经几近触底,受市场预期上升影响,钢材社会库存迅速增加。1月末全国主要市场五种主要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560万吨,环比上升209万吨,升幅为15.45%;2月14日钢材库存进一步上升至1988万吨,环比增加429万吨,增幅为27.49%。在钢材需求尚未完全启动的情况下,库存明显上升对后市钢价走势带来压力。
 
  除此之外,钢铁企业和钢贸企业资金紧张,也进一步制约了钢材市场的回升。由于国家加大治理产能过剩工作力度,银行系统普遍对钢铁企业的贷款给予严格控制,钢贸企业成为银行监控的重点。后期钢铁企业和贸易企业仍将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困难,从而对国内钢材市场的回暖增添了阻力。
 
  对于钢价何时才能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兰格钢铁网分析师马力表示,随着天气转暖工地开工、期货市场启动以及成交量的逐渐放量,3月份钢材市场价格有望迎来一轮涨势。
 
标签: 供需 态势 钢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陶钢汇